与自己同父异母的兄长不同,孙珣当初选择金手指的时候,并未把系统设定为“朋友”,而只是设定为工具。
因此孙珣一直到现在也不太明白自己那些系统金手指的具体作用方式,不过作为一位从基层升上来,经历过完整海军教育的中将,他至少可以利用这些金手指给出的信息制定合适的作战计划。
没错,孙珣分到了卫星侦察这一堪称作弊器的金手指,所以他其实很清楚萨莫维尔的位置和兵力构成。
只不过孙珣没法把这些信息告诉郑伯初——总不能说自己能掐会算吧?
...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18024637号-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鄂网文[2019] 1320-060号 武汉幻世有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3167号
陷入疯狂
理解理解
呃,不好意思,突发事件太多了,明天早晨那一章也没法更了。
过几天补一些吧。
晚上这张不更了,有事
海军假日的二十年是中华造船与科研能力超过欧美的最佳时期
受不了了,作者你怎么这么喜欢设计脆皮啊!战巡重巡都是近乎裸奔的烟花!战巡也就罢了,多半要改航母了,但重巡要用到二战,这么脆有毛用?
还有,青叶级在那个时代其实算是优良的设计。
首先,今后还会改装的。
其次,这款重巡本质上是一款放大型通用轻巡。
最后,偷吨位到1.1万就不错了,再多就不要脸了。
没必要拿鬼子的这两个级别作为参考啊,鬼子的设计思路又不正确。首先吨位不但可以用足,还能稍微超标点,再偷点吨位,整个1万2千吨;其次35节的速度太奢侈了,32节就够用了,不要学鬼子把重巡当大号鱼雷艇用。这样一来,不是可以大量增加装甲,提高生存力了?
最后,还可以干脆不要脸点,照1万5千吨的标准建造,然后发动小学生捐款。
原型对标是青叶和古鹰级啊,初期的重巡你想要多厚的装甲?条约重巡几乎全是纸壳舰吧?
也没见这些重巡在二战中不好用啊。
日常打卡
孙家儿女名字都是单字?
日常打卡
奥斯曼和她的后继者对咱们都特别不友好,而且还把这种不友好付诸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