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开了阵势的五十多名官军像是个巨大的刺猬一样,显然不是区区十三个响马所能冲开的;孙子兵法曰: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这响马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官军人数虽然并不多,但是阵势严整结阵快速,若是不顾一切的冲上去定然讨不得好。
而官军对响马也没有什么办法,响马虽少,确是骑兵,官军只有李大开有马,要想冲出去决战,只有可能被响马吊打的份。
两军僵持不久,还是响马沉不住气,领头的匪首想了想之后,带着一众响马骑马稍稍后退几步之后,脚后跟一...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18024637号-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鄂网文[2019] 1320-060号 武汉幻世有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3167号
已订阅,好书
小说不错。目前看到35章。发现几个小错误。
一是17章里,主角“进士及第”,但是到了18章,刘牟介绍时称主角“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是一甲,前三名。进士出身是二甲。同进士出身是三甲,排不上号的。曾国藩就是同进士出身,家书里就有过这一段,“前此用进士及第此匾亦属未妥”。
二是35章里关于朱国弼的。朱国弼是在南明弘光时,因为拥立晋升保国公的。崇祯时还是抚宁侯。并且朱国弼娶寇白门时,开道士兵是五十人,五千应该是夸大讹传。陈维崧记载“朱保国公娶姬时,令甲士五十俱执绛纱灯,照耀如同白昼。”
在各类明末小说里见过几次这样的错误了,忍不住吐槽,实在抱歉。
冲你细致的细节,还有作者认真的态度,订阅一个
不错,确是疏忽了,我构想的主角应该是同进士出身,应该是三甲,所以才会外放担任县令。
至于朱国弼,确是,他应该是世袭抚宁侯,还不是保国公,也是疏忽了。
历史书虫的我表示爽到!!!剧情处理的实在合理,既不过于突显清兵的强大,也不过于刻画明军的弱小,但在描写清兵被包围的情况下,又能很精细的将明军内部鱼龙混杂的本质表现出来,让本来打算看主角战略运筹帷幄一波带走套路文的我闻到了仙草的气息!
读友1587051356掏出一枚被岁月腐朽的硬币,它承载了灭亡古国的历史,没事打两枪用它交换到100点SAN值。
作者的历史功底和文笔都很厉害,就是太硬核了啃起来有点费力
感觉自己好怠惰掏出一枚被岁月腐朽的硬币,它承载了灭亡古国的历史,没事打两枪用它交换到100点SAN值。
好看,期待今天的更新